close
Jammer Antenna (Jamming Antennas) For Vehicles
文章出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703010
Intel Core i5-13600K外觀、規格、效能條狀圖對比影片:
Intel於10月20日上市第13代搭載Raptor Lake-S架構,首波與上一代相同仍然推出中高階CPU為主,並對應高階Intel Z790晶片組,Core i9-13900K/KF、i7-13700K/KF、i5-13600K/KF,其中型號後面K代表不鎖頻,F代表無內顯,以上共6款。
上市當天已有許多媒體陸續分享測試效能,本篇將以13600K超頻為主,照片中為Intel媒體版特殊外盒設計,市場零售版外盒還是以藍色紙盒為主。
Intel Core i5-13600K正面外觀,背面由外觀一樣13900K替代,沿用混合核心架構與Intel 7製程技術,並做優化同步提升時脈與規格。
核心設計由6 Performance cores + 8 Efficient cores所組成,P-core與E-core,實體為14核心,其中P-core支援HT技術,許多軟體會顯示6+8 Cores與20Threads,或簡稱14核20執行緒。
主機板搭配BIOSTAR Z790A-SILVER,採用Intel Z790晶片組,RACING系列為該品牌中高階定位,VALKYRIE系列則為旗艦級定位,SILVER屬於中階較為平價定位,散熱模組也不若前兩個系列那樣大面積,上一代Z690A-SLIVER採用DDR4,新一代Z790A-SILVER改為支援DDR5的版本,透過BIOSTAR VIP CARE網站登錄成功後可升級為5年保固。
Z790A-SILVER全貌:
Z790A-SILVER下方:
PCIe x16第1根為5.0並有金屬邊框保護,第2根為4.0,1個M.2 E Key網卡插槽;3個M.2 4.0 SSD插槽,最後一個支援SATA模式,Z790晶片組特色之一提高PCIe 4.0通道。
ALC1220 7.1聲道音效,前後置皆支援Hi-Fi技術,RTL8125B網路晶片支援2.5GbE,如果可以將晶片組散熱片面積增大會更好。
Z790A-SILVER右上方:
DDR5支援4800~6400+(OC),規格由12代 4800提升到13代5600,旁邊有1組12V RGB LED Header與2組5V ARGB LED Header。
Z790A-SILVER左上方:
採用Digital PWM供電設計達20相,最高90A Dr.MOS,LGA 1700腳座左方與上方搭載大型銀色散熱模組。
IO:
BIOS UPDATE / / 2 X WiFi Antenna / 1 X DisplayPort(1.2) / 1 X HDMI(2.1) / 5 X USB 3.2 Type A(Gen2) / 1 X USB 3.2 Type C(Gen2) / 2 X USB 2.0 / 1 X 2.5G LAN / 3 X 音源接頭。
於Intel Z790主機板首次導入SMART BIOS UPDATE功能,讓BIOS更新方式更多選擇與更為便利。
透過BIOS進行超頻設定,按F7由預設EZ模式切換至Advanced模式,往右至Tweaker調效頁面,主要提供涵蓋CPU、DRAM、GPU細部微調選項,每款主機板品牌BIOS介面、選項位置或名稱可能有所不同,多熟悉介面應該可以找到,倍頻使用CPU Ratio Mode進行設定,將13600K P-core調整為58/58/56/56/54/54,E-core由預設39調整為45,DDR5開啟XMP功能顯示6000,手動調整為6600。
接著進入Voltage Configuration,將DDR Module Voltage設定為1.45V,參數由DRAM顆粒或體質不同做變化,進去Memory頁面再將參數調整成CL40 40-40-80,超頻DDR5建議將DDR PMIC Mode調為Separate,並調整下方VDD與VDDQ電壓提升穩定度,即便是同款CPU或DDR5,超頻時也會因體質不同而產生時脈或電壓值的差異,此處是分享個人的設定,有興趣者再依樣畫葫蘆進行微調即可,DDR5也有批號或體質出色的版本,例如近期網路上常看到的DDR5 7600 1.45V,搭配超頻出色13代平台可以穩跑的新產品。
Intel專屬超頻程式Extreme Tuning Utility,以下簡稱XTU,在13代推出時更新介面與功能,左方倍頻調整除了原本選項外,新增方格顯示更便利了解目前時脈,右方Intel Speed Optimizer新介面,提供一鍵式超頻工具,讓超頻愛好者可更快找出極限設定,要使用這部分功能需要BIOS開放支援才能同步設定,這部分需要先確認BIOS版本與功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3600K
MB: BIOSTAR Z790A-SILVER
DRAM: TeamGroup T-FORCE DDR5 6000 16GX2
VGA: 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SSD: ZADAK TWSG4S 512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Thermalright Frost Commander 140
OS: Windows 11 22H2
Intel 13代沿用上一代混合核心架構,也將Intel工作排程器進化為Thread Director 2,需搭配最新Windows 11 2022H2,透過動態調節核心資源分配給應用程式,以下開始實測13600K電壓預設超頻,對照組使用預設值、12600K、7600X、7900X數據。
CPUZ:
單線執行緒 => 940.6 (預設=>815;12600K=>775.9;7600X=>742.7;7900X=>790.8);
多工執行緒 => 10832 (預設=>9837.3;12600K=>7262.3;7600X=>5795.2;7900X=>12049.9);
x264 FHD Benchmark => 112.4 (預設=>103.6;12600K=>78.3;7600X=>72.4;7900X=>100.7)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8s (預設=>12600K=>1m 1s;12600K=>1m 31s;7600X=>1m 41s;7900X=>52s);
CINEBENCH R20:
CPU => 9939cb (預設=>9234;12600K=>6706;7600X=>5599;7900X=>11475);
CPU (Single Core) => 859cb (預設=>755;12600K=>720;7600X=>752;7900X=>784)
CINEBENCH R23:
CPU (Multi Core) => 26057pts (預設=>24121;12600K=>17529;7600X=>14261;7900X=>29222);
CPU (Single Core) => 2259pts (預設=>1976;12600K=>1867;7600X=>1943;7900X=>1992)
Geekbench 5:
Single-Core Score => 2249 (預設=>1999;12600K=>1880;7600X=>2120;7900X=>2168);
Multi-Core Score => 18732 (預設=>17111;12600K=>11489;7600X=>11262;7900X=>19996)
先前7600X評測篇有網友提出想看與13600K對比,本篇將7600X與更高階7900X一起列入做參考,這次兩大品牌新平台發表時間相近,最高時脈也同時比上一代提高許多,頗有較勁的味道。
雖然AMD 7000系列把時脈拉到自家前所未有的頻率,以上測試看出與12代相比有些項目勝出但幅度不大,若對上同樣大幅提升時脈的13代,在單執行緒效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效能落差。
全核效能單看13600K對上7600X,13代藉由混合核心架構的優勢,以上測試看到領先範圍拉得更大,13600K對上12代12600K也有明顯效能提升,甚至超頻後單核超越12900K,全核只落後5%左右,至於與5950X簡易對比可見CPUZ測試圖,就算對上新一代7900X 12核多工也有落差不大的效能表現。
3DMARK CPU Profile:
PugetBench for Photoshop 0.93.3 => 1445
CrossMark:
13600K超頻總體得分2449 / 生產率2330 / 創造性2534 / 反應能力 2564;
13600K預設總體得分2338 / 生產率2206 / 創造性2436 / 反應能力 2460;
12600K總體得分1977 / 生產率1929 / 創造性1998 / 反應能力 2057;
7600X總體得分2067 / 生產率1963 / 創造性2292 / 反應能力 1771;
7900X總體得分2362 / 生產率2248 / 創造性2540 / 反應能力 2203;
SPECworkstation 3.1 CPU效能測試:
PCMARK 10 => 8281 (預設=>7392;12600K=>7061;7600X=>8257;7900X=>8867);
SPECworkstation測試勾選CPU項目,裡面有Blender、handbrake、7ZIP等常見軟體測試,由於項目眾多無法在此一一對比,可查詢windwithme先前文章或用自己電腦跑看看效能。
CrossMark先前12代領先5000系列許多,再來7000系列有明顯追上,目前還是都低於13代,PCMARK測試中13代也比12代更進步一些,藉由超頻後有明顯提升,預設時7000系列比較有優勢。
DRAM時脈與頻寬效能:
超頻DDR5 6600 CL40 40-40-80 2T 1.450V,
AIDA64 Memory Read - 96827 MB/s。
超頻DDR5 7000 CL40 40-40-80 2T 1.450V,
AIDA64 Memory Read - 102375 MB/s。
12代與AM5平台對於DDR5市場上較常看到最高時脈約為6400,之前測試手上DDR5也差不多到6400就到頂,這次搭配新DDR5 6000,超頻後最高可提升至7000,加上13代DDR5高頻率下Latency有更好的表現,推測可能是13代IMC記憶體控制器有再做優化,讓延遲與時脈都有再提升。
題外話,近期DDR5市場也有些變動,隨著可運行更高時脈的Hynix A-die推出,許多板廠已經對自家Z790主機板的記憶體支援表的時脈標示到6600~7800,不過初期價格還是偏高許多,但好消息是13代新平台搭配新顆粒相輔相成讓時脈可拉高許多。
3D測試搭配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主要是近2年的CPU測試文章都搭配此卡所以方便對比效能差異。
3DMARK Time Spy CPU score
=> 19293 (預設=>17835;12600K=>12988;7600X=>9931;7900X=>15213)
FINAL FANTASY XIV : Endwalker -
1080P HIGH=> 27569 (預設=>26709;12600K=>23013;7600X=>25515;7900X=>26030)
FAR CRY 5 極地戰嚎5,1080P將3D特效為極高模式,
13600K超頻幀數 => 最低135、最高171、平均152;
13600K預設幀數 => 最低137、最高170、平均151;
12600K幀數 => 最低114、最高165、平均140;
7600X幀數 => 最低121、最高155、平均136;
7900X幀數 => 最低122、最高159、平均141。
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 1080P 畫質預設極高 -
13600K超頻 => 85FPS、最低42、最高239;
13600K預設 => 84FPS、最低35、最高203;
12600K => 78FPS、最低47、最高134;
7600X => 69FPS、最低36、最高151;
7900X => 72FPS、最低38、最高196。
13600K對於上面幾款3D測試數據有著出色的效能表現,若有超頻對於多數3D軟體會有效能提升,但沒有像上面CPU效能測試的差距較大,對比上一代12600K表現有明顯提升,對比AM5同級7600X或更高階7900X或多或少皆有領先。
燒機溫度與耗電量表現這部分可能是網路上測試文章比較少看到的部份,13600K超頻值燒機,風冷Thermalright Frost Commander 140。
電壓顯示1.353V,功率177.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P-core約79~98度,時脈約4.6~5.2GHz;
E-core約86~87度,時脈約3.6~4.5GHz。
13600K超頻值燒機,水冷T-FORCE SIREN GD360E ARGB。
電壓顯示1.353V,功率190.6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P-core約83~89度,時脈約5.0~5.4GHz;
E-core約79~83度,時脈約4.5GHz。
先前也有網友提過想看風冷的測試,特別在13600K這篇做比較,透過不加壓做超頻拉高時脈,AIDA64壓力測試時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導致時脈明顯下滑。
若降回預設值搭配FC140,AIDA64壓力測試長時間P-core約4.7~4.9G,E-core約3.9G,R23全核10分鐘測試P-core約5.1G,E-core約3.9G,這部分風冷表現算是不錯。
超頻改用360水冷不管是溫度或時脈都明顯更好,不過超頻P-core全核5.4G還是有難度存在,運行R23全核時可達220W左右,以上風水冷在超頻設定的軟體測試數據落差約1~2%,13600K比起12600K總核心數更多,時脈也提升許多,對比7600X僅6核架構更是如此,如今兩家新CPU都飆到前所未有的高時脈,讓溫度牆分別為96與100度,就算用高階散熱器也容易碰到,13代把核心數、效能跟時脈都提升到目前技術極致放在那裏了,能發揮多少效能就端看使用者需求與所搭配的散熱器能力,說著說著好像要搭著散熱器出航了…
BIOSTAR Z790A-SILVER運行AIDA64 CPU燒機時主機板內部溫度狀態。
13600K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7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300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53W與最高396W、大多時間約為367W。
13600K超頻整機全機桌面待機約72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335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65W與最高418W、大多時間約為377W。
12600K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65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28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20W與最高368W、大多時間約為330W。
7600X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9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05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16W與最高351W、大多時間約為327W。
7900X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92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82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55W與最高409W、大多時間約為368W。
本篇13600K超頻、13600K預設、12600K、7600X、7900X效能與功耗對比表格:
將測試平台裝入InWin A5機殼,長x寬x高 399 x 215 x 407mm,屬於緊湊型設計,可安裝E-ATX旗艦級主機版,對於房間或是位置有限的用戶可有效節省空間。
最高能安裝34公分顯卡與CPU散熱器16.2公分,後方標配1顆Mercury AM120S靜音風扇,IO面板搭載2個USB 3.2 Type-A與1個USB 3.2 Type-C 20Gbps,旁邊有金色鋁質磨砂品牌飾條點綴。
上下方可安裝各2個12公分風扇,建議自行多加裝幾個風扇,能更發揮垂直風道設計讓散熱更好,磁碟槽在內部右下方1個3.5或2.5吋,後方1個3.5或2.5吋與2個2.5吋,主要偏向隱藏式設計,側板皆為快拆設計,一邊使用燻黑玻璃,另一邊黑色鍍鋅鋼板,圖中為安裝長度328mm顯卡。
將顯卡更換為長度268mm的Arc A770 Limited Edition公版呈現A5內部不同的空間感,也是Intel重返顯卡市場的第一代顯卡Arc系列,先前13代發布會現場有揭露下一代Battlemage規劃,未來若能持續再進化的話,有機會提供給消費者在兩大GPU品牌之外的第三種好選擇。
本篇主要是回應先前分享12代或AM5評測時,有些網友想看中高階CPU裝風冷實測的效能,13600K對比上一代12600K,E-core部分多了4顆,時脈也從3.7G提升到3.9G,P-core最高時脈從4.9G提升到5.1G,高負載時從4.5G依散熱器不同可拉到4.7~5.1G,加上13代Raptor Lake-S新架構對最高時脈有明顯提升、L2容量加大等特色。
對於預設使用可用高階空冷,搭配Offset降壓功能應可有效再降低溫度與功耗,對於超頻使用建議搭360水冷會較佳,至少溫度表現會再降個幾度,高負載燒機也讓時脈較高。
超頻雖可有效提升效能,但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少,本篇也是花費不少時間重複設定與調校才完成,尤其是同時超頻CPU兩種核心與DDR5,有時碰到不穩定狀態就必須再從這三種變數中調整,想起以前時常同時超頻CPU、DRAM、雙顯卡核心與VRAM,一個軟體跑不過就查了好幾天..XD
13600K確實是相當超值的新一代CPU,如果不超頻搭配B660與DDR4會是很超值的組合,若要超頻可選擇上一代較為平價的Z690或新一代中階等級的Z790來搭配也不錯。
對於兩家新平台已分享過2款AM5 CPU,13代第一篇為13600K,日後還會不定期發布新平台實測,
有想要看那些測試可以先提一下,日後其他篇除應有測試之外,若時間與手邊資源可配合就能測看看。
以上是windwithme風對於13600K預設值與超頻心得分享,覺得有幫助的也請訂閱Youtube支持一下,不論大家對哪個平台有興趣,希望入手前都能多做功課選到最佳的選擇,我們下一篇評測見,謝謝
Intel於10月20日上市第13代搭載Raptor Lake-S架構,首波與上一代相同仍然推出中高階CPU為主,並對應高階Intel Z790晶片組,Core i9-13900K/KF、i7-13700K/KF、i5-13600K/KF,其中型號後面K代表不鎖頻,F代表無內顯,以上共6款。
上市當天已有許多媒體陸續分享測試效能,本篇將以13600K超頻為主,照片中為Intel媒體版特殊外盒設計,市場零售版外盒還是以藍色紙盒為主。
Intel Core i5-13600K正面外觀,背面由外觀一樣13900K替代,沿用混合核心架構與Intel 7製程技術,並做優化同步提升時脈與規格。
核心設計由6 Performance cores + 8 Efficient cores所組成,P-core與E-core,實體為14核心,其中P-core支援HT技術,許多軟體會顯示6+8 Cores與20Threads,或簡稱14核20執行緒。
Jammer Antenna (Jamming Antennas) For Vehicles or Vehicle-mounted Jamming systems are wideband antennas for high-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and jamming applications working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00-6800 MHz.
These antennas provide a high-powered, ultra-efficient mobile multi-band jamming system that can be installed in any suitable vehicle.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jams the most widely used RF frequency bands, including cellular (CDMA, TDMA, GSM, HGSM, etc. ), satellite, walkie-talkie (VHF/UHF), and computer network (WLAN, WiFi, Bluetooth).
基礎時脈P-core 3.5GHz、E-core 2.6GHz,Max Turbo最高分別達5.1G與3.9G,Intel Smart Cache 24MB、Total L2 20MB、PL1=125W、PL2=181W,支援DDR4 3200或DDR5 5600、PCIe 5.0 16Lanes與UHD Graphics 770。主機板搭配BIOSTAR Z790A-SILVER,採用Intel Z790晶片組,RACING系列為該品牌中高階定位,VALKYRIE系列則為旗艦級定位,SILVER屬於中階較為平價定位,散熱模組也不若前兩個系列那樣大面積,上一代Z690A-SLIVER採用DDR4,新一代Z790A-SILVER改為支援DDR5的版本,透過BIOSTAR VIP CARE網站登錄成功後可升級為5年保固。
Z790A-SILVER全貌:
Z790A-SILVER下方:
PCIe x16第1根為5.0並有金屬邊框保護,第2根為4.0,1個M.2 E Key網卡插槽;3個M.2 4.0 SSD插槽,最後一個支援SATA模式,Z790晶片組特色之一提高PCIe 4.0通道。
ALC1220 7.1聲道音效,前後置皆支援Hi-Fi技術,RTL8125B網路晶片支援2.5GbE,如果可以將晶片組散熱片面積增大會更好。
Z790A-SILVER右上方:
DDR5支援4800~6400+(OC),規格由12代 4800提升到13代5600,旁邊有1組12V RGB LED Header與2組5V ARGB LED Header。
Z790A-SILVER左上方:
採用Digital PWM供電設計達20相,最高90A Dr.MOS,LGA 1700腳座左方與上方搭載大型銀色散熱模組。
IO:
BIOS UPDATE / / 2 X WiFi Antenna / 1 X DisplayPort(1.2) / 1 X HDMI(2.1) / 5 X USB 3.2 Type A(Gen2) / 1 X USB 3.2 Type C(Gen2) / 2 X USB 2.0 / 1 X 2.5G LAN / 3 X 音源接頭。
於Intel Z790主機板首次導入SMART BIOS UPDATE功能,讓BIOS更新方式更多選擇與更為便利。
透過BIOS進行超頻設定,按F7由預設EZ模式切換至Advanced模式,往右至Tweaker調效頁面,主要提供涵蓋CPU、DRAM、GPU細部微調選項,每款主機板品牌BIOS介面、選項位置或名稱可能有所不同,多熟悉介面應該可以找到,倍頻使用CPU Ratio Mode進行設定,將13600K P-core調整為58/58/56/56/54/54,E-core由預設39調整為45,DDR5開啟XMP功能顯示6000,手動調整為6600。
接著進入Voltage Configuration,將DDR Module Voltage設定為1.45V,參數由DRAM顆粒或體質不同做變化,進去Memory頁面再將參數調整成CL40 40-40-80,超頻DDR5建議將DDR PMIC Mode調為Separate,並調整下方VDD與VDDQ電壓提升穩定度,即便是同款CPU或DDR5,超頻時也會因體質不同而產生時脈或電壓值的差異,此處是分享個人的設定,有興趣者再依樣畫葫蘆進行微調即可,DDR5也有批號或體質出色的版本,例如近期網路上常看到的DDR5 7600 1.45V,搭配超頻出色13代平台可以穩跑的新產品。
Intel專屬超頻程式Extreme Tuning Utility,以下簡稱XTU,在13代推出時更新介面與功能,左方倍頻調整除了原本選項外,新增方格顯示更便利了解目前時脈,右方Intel Speed Optimizer新介面,提供一鍵式超頻工具,讓超頻愛好者可更快找出極限設定,要使用這部分功能需要BIOS開放支援才能同步設定,這部分需要先確認BIOS版本與功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3600K
MB: BIOSTAR Z790A-SILVER
DRAM: TeamGroup T-FORCE DDR5 6000 16GX2
VGA: 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SSD: ZADAK TWSG4S 512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Thermalright Frost Commander 140
OS: Windows 11 22H2
Intel 13代沿用上一代混合核心架構,也將Intel工作排程器進化為Thread Director 2,需搭配最新Windows 11 2022H2,透過動態調節核心資源分配給應用程式,以下開始實測13600K電壓預設超頻,對照組使用預設值、12600K、7600X、7900X數據。
CPUZ:
單線執行緒 => 940.6 (預設=>815;12600K=>775.9;7600X=>742.7;7900X=>790.8);
多工執行緒 => 10832 (預設=>9837.3;12600K=>7262.3;7600X=>5795.2;7900X=>12049.9);
x264 FHD Benchmark => 112.4 (預設=>103.6;12600K=>78.3;7600X=>72.4;7900X=>100.7)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8s (預設=>12600K=>1m 1s;12600K=>1m 31s;7600X=>1m 41s;7900X=>52s);
CINEBENCH R20:
CPU => 9939cb (預設=>9234;12600K=>6706;7600X=>5599;7900X=>11475);
CPU (Single Core) => 859cb (預設=>755;12600K=>720;7600X=>752;7900X=>784)
CINEBENCH R23:
CPU (Multi Core) => 26057pts (預設=>24121;12600K=>17529;7600X=>14261;7900X=>29222);
CPU (Single Core) => 2259pts (預設=>1976;12600K=>1867;7600X=>1943;7900X=>1992)
Geekbench 5:
Single-Core Score => 2249 (預設=>1999;12600K=>1880;7600X=>2120;7900X=>2168);
Multi-Core Score => 18732 (預設=>17111;12600K=>11489;7600X=>11262;7900X=>19996)
先前7600X評測篇有網友提出想看與13600K對比,本篇將7600X與更高階7900X一起列入做參考,這次兩大品牌新平台發表時間相近,最高時脈也同時比上一代提高許多,頗有較勁的味道。
雖然AMD 7000系列把時脈拉到自家前所未有的頻率,以上測試看出與12代相比有些項目勝出但幅度不大,若對上同樣大幅提升時脈的13代,在單執行緒效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效能落差。
全核效能單看13600K對上7600X,13代藉由混合核心架構的優勢,以上測試看到領先範圍拉得更大,13600K對上12代12600K也有明顯效能提升,甚至超頻後單核超越12900K,全核只落後5%左右,至於與5950X簡易對比可見CPUZ測試圖,就算對上新一代7900X 12核多工也有落差不大的效能表現。
3DMARK CPU Profile:
PugetBench for Photoshop 0.93.3 => 1445
CrossMark:
13600K超頻總體得分2449 / 生產率2330 / 創造性2534 / 反應能力 2564;
13600K預設總體得分2338 / 生產率2206 / 創造性2436 / 反應能力 2460;
12600K總體得分1977 / 生產率1929 / 創造性1998 / 反應能力 2057;
7600X總體得分2067 / 生產率1963 / 創造性2292 / 反應能力 1771;
7900X總體得分2362 / 生產率2248 / 創造性2540 / 反應能力 2203;
SPECworkstation 3.1 CPU效能測試:
PCMARK 10 => 8281 (預設=>7392;12600K=>7061;7600X=>8257;7900X=>8867);
SPECworkstation測試勾選CPU項目,裡面有Blender、handbrake、7ZIP等常見軟體測試,由於項目眾多無法在此一一對比,可查詢windwithme先前文章或用自己電腦跑看看效能。
CrossMark先前12代領先5000系列許多,再來7000系列有明顯追上,目前還是都低於13代,PCMARK測試中13代也比12代更進步一些,藉由超頻後有明顯提升,預設時7000系列比較有優勢。
DRAM時脈與頻寬效能:
超頻DDR5 6600 CL40 40-40-80 2T 1.450V,
AIDA64 Memory Read - 96827 MB/s。
超頻DDR5 7000 CL40 40-40-80 2T 1.450V,
AIDA64 Memory Read - 102375 MB/s。
12代與AM5平台對於DDR5市場上較常看到最高時脈約為6400,之前測試手上DDR5也差不多到6400就到頂,這次搭配新DDR5 6000,超頻後最高可提升至7000,加上13代DDR5高頻率下Latency有更好的表現,推測可能是13代IMC記憶體控制器有再做優化,讓延遲與時脈都有再提升。
題外話,近期DDR5市場也有些變動,隨著可運行更高時脈的Hynix A-die推出,許多板廠已經對自家Z790主機板的記憶體支援表的時脈標示到6600~7800,不過初期價格還是偏高許多,但好消息是13代新平台搭配新顆粒相輔相成讓時脈可拉高許多。
3D測試搭配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主要是近2年的CPU測試文章都搭配此卡所以方便對比效能差異。
3DMARK Time Spy CPU score
=> 19293 (預設=>17835;12600K=>12988;7600X=>9931;7900X=>15213)
FINAL FANTASY XIV : Endwalker -
1080P HIGH=> 27569 (預設=>26709;12600K=>23013;7600X=>25515;7900X=>26030)
FAR CRY 5 極地戰嚎5,1080P將3D特效為極高模式,
13600K超頻幀數 => 最低135、最高171、平均152;
13600K預設幀數 => 最低137、最高170、平均151;
12600K幀數 => 最低114、最高165、平均140;
7600X幀數 => 最低121、最高155、平均136;
7900X幀數 => 最低122、最高159、平均141。
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 1080P 畫質預設極高 -
13600K超頻 => 85FPS、最低42、最高239;
13600K預設 => 84FPS、最低35、最高203;
12600K => 78FPS、最低47、最高134;
7600X => 69FPS、最低36、最高151;
7900X => 72FPS、最低38、最高196。
13600K對於上面幾款3D測試數據有著出色的效能表現,若有超頻對於多數3D軟體會有效能提升,但沒有像上面CPU效能測試的差距較大,對比上一代12600K表現有明顯提升,對比AM5同級7600X或更高階7900X或多或少皆有領先。
燒機溫度與耗電量表現這部分可能是網路上測試文章比較少看到的部份,13600K超頻值燒機,風冷Thermalright Frost Commander 140。
電壓顯示1.353V,功率177.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P-core約79~98度,時脈約4.6~5.2GHz;
E-core約86~87度,時脈約3.6~4.5GHz。
13600K超頻值燒機,水冷T-FORCE SIREN GD360E ARGB。
電壓顯示1.353V,功率190.6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
P-core約83~89度,時脈約5.0~5.4GHz;
E-core約79~83度,時脈約4.5GHz。
先前也有網友提過想看風冷的測試,特別在13600K這篇做比較,透過不加壓做超頻拉高時脈,AIDA64壓力測試時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導致時脈明顯下滑。
若降回預設值搭配FC140,AIDA64壓力測試長時間P-core約4.7~4.9G,E-core約3.9G,R23全核10分鐘測試P-core約5.1G,E-core約3.9G,這部分風冷表現算是不錯。
超頻改用360水冷不管是溫度或時脈都明顯更好,不過超頻P-core全核5.4G還是有難度存在,運行R23全核時可達220W左右,以上風水冷在超頻設定的軟體測試數據落差約1~2%,13600K比起12600K總核心數更多,時脈也提升許多,對比7600X僅6核架構更是如此,如今兩家新CPU都飆到前所未有的高時脈,讓溫度牆分別為96與100度,就算用高階散熱器也容易碰到,13代把核心數、效能跟時脈都提升到目前技術極致放在那裏了,能發揮多少效能就端看使用者需求與所搭配的散熱器能力,說著說著好像要搭著散熱器出航了…
BIOSTAR Z790A-SILVER運行AIDA64 CPU燒機時主機板內部溫度狀態。
13600K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7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300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53W與最高396W、大多時間約為367W。
13600K超頻整機全機桌面待機約72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335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65W與最高418W、大多時間約為377W。
12600K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65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28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20W與最高368W、大多時間約為330W。
7600X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9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05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16W與最高351W、大多時間約為327W。
7900X預設整機桌面待機約92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282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55W與最高409W、大多時間約為368W。
本篇13600K超頻、13600K預設、12600K、7600X、7900X效能與功耗對比表格:
將測試平台裝入InWin A5機殼,長x寬x高 399 x 215 x 407mm,屬於緊湊型設計,可安裝E-ATX旗艦級主機版,對於房間或是位置有限的用戶可有效節省空間。
最高能安裝34公分顯卡與CPU散熱器16.2公分,後方標配1顆Mercury AM120S靜音風扇,IO面板搭載2個USB 3.2 Type-A與1個USB 3.2 Type-C 20Gbps,旁邊有金色鋁質磨砂品牌飾條點綴。
上下方可安裝各2個12公分風扇,建議自行多加裝幾個風扇,能更發揮垂直風道設計讓散熱更好,磁碟槽在內部右下方1個3.5或2.5吋,後方1個3.5或2.5吋與2個2.5吋,主要偏向隱藏式設計,側板皆為快拆設計,一邊使用燻黑玻璃,另一邊黑色鍍鋅鋼板,圖中為安裝長度328mm顯卡。
將顯卡更換為長度268mm的Arc A770 Limited Edition公版呈現A5內部不同的空間感,也是Intel重返顯卡市場的第一代顯卡Arc系列,先前13代發布會現場有揭露下一代Battlemage規劃,未來若能持續再進化的話,有機會提供給消費者在兩大GPU品牌之外的第三種好選擇。
本篇主要是回應先前分享12代或AM5評測時,有些網友想看中高階CPU裝風冷實測的效能,13600K對比上一代12600K,E-core部分多了4顆,時脈也從3.7G提升到3.9G,P-core最高時脈從4.9G提升到5.1G,高負載時從4.5G依散熱器不同可拉到4.7~5.1G,加上13代Raptor Lake-S新架構對最高時脈有明顯提升、L2容量加大等特色。
對於預設使用可用高階空冷,搭配Offset降壓功能應可有效再降低溫度與功耗,對於超頻使用建議搭360水冷會較佳,至少溫度表現會再降個幾度,高負載燒機也讓時脈較高。
超頻雖可有效提升效能,但需要注意的事項也不少,本篇也是花費不少時間重複設定與調校才完成,尤其是同時超頻CPU兩種核心與DDR5,有時碰到不穩定狀態就必須再從這三種變數中調整,想起以前時常同時超頻CPU、DRAM、雙顯卡核心與VRAM,一個軟體跑不過就查了好幾天..XD
13600K確實是相當超值的新一代CPU,如果不超頻搭配B660與DDR4會是很超值的組合,若要超頻可選擇上一代較為平價的Z690或新一代中階等級的Z790來搭配也不錯。
對於兩家新平台已分享過2款AM5 CPU,13代第一篇為13600K,日後還會不定期發布新平台實測,
有想要看那些測試可以先提一下,日後其他篇除應有測試之外,若時間與手邊資源可配合就能測看看。
以上是windwithme風對於13600K預設值與超頻心得分享,覺得有幫助的也請訂閱Youtube支持一下,不論大家對哪個平台有興趣,希望入手前都能多做功課選到最佳的選擇,我們下一篇評測見,謝謝
文章出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703010
FT-RF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